一、記敘文主要考查的內(nèi)容有:
1、能整體感知文章內(nèi)容,分析記敘文的要素、人稱、順序和思路線索。
2、能運用記敘文的知識劃分文章段落、層次,概括段意、層意,理解詳寫、略寫與表達中心的關系,根據(jù)各部分之間的內(nèi)在聯(lián)系,理清文章的思路,歸納中心意思。
3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(nèi)容的基礎上找出重點段落、關鍵語句,并加以分析體會,理解其內(nèi)容和表情達意的作用。
4、能了解敘述、描寫、說明、議論、抒情幾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在文中的作用。
二、熟悉記敘文的特點及有關知識
記敘文是以敘述和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,以寫人記事狀物為主要內(nèi)容的一種文體。從廣義來說,小說、散文也可以屬于記敘文的范疇。因此,我們將小說和散文也放在記敘文里一起復習。
1、運用記敘文有關知識,把握文章的基本內(nèi)容
(1)運用六要素,理清文章大致內(nèi)容。人物、時間、地點、事情的起因、經(jīng)過、結果,稱作記敘的六要素。熟悉并且抓住這六個要素,有利于理清文章所寫的基本內(nèi)容,為進一步深入理解打下基礎。需要注意的是,時間的敘述不一定都是×年×月×日,可以是“一天早上”、“三周以后”等等。地點的敘述也經(jīng)常非常靈活。
。2)運用記敘文結構安排的知識理清文章的思路。文章的結構如果是按照時間推移安排的,要留心表示時間的詞語;如按照地點的變換來安排結構,要重視表示地點的方位詞語;按事情發(fā)展過程安排結構的,一般要注意按事物發(fā)展順序或作者的思想感情發(fā)展脈絡進行結構分析。
2、正確概括記敘文的中心思想
寫人的記敘文,一般側重表現(xiàn)人物的思想品質和性格特征。人物的思想品質性格特征是通過一件一件的事情或片斷表現(xiàn)出來的。因此,概括這類文章的中心意思,先要理清文章圍繞人物寫了幾件事或幾個片斷,然后再分析人物在每件事情或片斷中的言行,了解了人物的思想品質、性格特征,才能對全文的中心意思有所把握。例如《我的教師》、《藤野先生》等。一篇文章中,有時記敘了不止一個人物,就要先分清誰是主要人物,進行重點分析,同時,注意分析人物之間的關系,例如《我的叔叔于勒》和《七根火柴》。
記事的記敘文,一般側重在表達事件的意義和影響。因此,要重視理清事情的發(fā)展過程,從而抓住事情的本質,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意思。例如《棗核》。
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,要注意文中議論、抒情的語句,這樣的語句常常在文章中起畫龍點睛的作用,有時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。例如《棗核》的最后一句話“改了國籍,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;而且沒有一個民族像我們這么依戀故土的”。
還要注意文章的題目。題目往往“傳神”,與中心意思常常緊密相連。如《誰是最可愛的人》,啟發(fā)我們從文章中去找答案,而這個答案便是概括中心意思所不能離開的。
文章中心意思的概括,一般包括兩部分:一部分是文章的內(nèi)容,一部分是這些內(nèi)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、觀點、方法。對于一些同學來說,開始練習時可以參考這樣一種句式:“通過……表達(抒發(fā))……”。
3、正確理解記敘文中語言的含義和思想感情
。1)理解具有概括性作用的語句
這樣的語句往往對全篇文章或一個段落在內(nèi)容上起著概括作用。理解這樣的語句,對正確、深入地理解文章內(nèi)容、把握中心意思是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,而且也是考查能力的重要內(nèi)容。
就全文講,這樣的語句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在篇首或篇末。例如《春》的最后一段。
就一個段落講,這樣的語句往往就是段落的中心句。例如《孔乙己》第四段開頭一句:“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。”
。2)理解內(nèi)含豐富,表達凝煉的語句。
這樣的語句因為內(nèi)含豐富,所以一定要結合上下文以至全文來理解,有時還必須顧及到作者當時的思想狀況和文章的時代背景。例如《最后一課》里面的這個句子:
“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,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,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(jiān)獄的大門的鑰匙。”
理解這句話,首先整體理解文章的主要內(nèi)容,在此基礎上,重點理解“監(jiān)獄”和“鑰匙”這兩個比喻詞語的豐富含義,才能理解這句話。它的意思是:亡了國,當了奴隸的人民,只要牢牢記住自己民族的語言,就能有重新獲得自由的希望。
。3)理解在語言環(huán)境里具有特殊意義的詞語。
所謂“特殊意義”是指詞語因為表達的需要,在文章中臨時被賦予的新的意義。例如:“也有解散辮子,盤得平的,除下帽來,油光可鑒,宛如小姑娘的發(fā)髻一般,還要將脖子扭幾扭。實在標致極了。”
這里“標致”本是個褒義詞,是相貌、姿態(tài)美麗的意思。魯迅先生卻用在這里諷刺清國留學生的丑態(tài),意思是“丑極了”。
正確理解具有特殊意義的詞語,既要結合上下語句來思考,也要結合全文來思考,一定要緊密聯(lián)系語言環(huán)境。
三、常見題型及解題技巧
1、文章體裁?此文是一篇、詩歌、小說、散文(抒情散文、敘事散文)、劇本、說明文、議論文
2、記敘文六要素?
時間、地點、人物、事件起因、經(jīng)過、結果
3、找主題句?
找首段或尾段的議論抒情句。
4、文章內(nèi)容?
方法:看題目、人物(事物)、事件,進行綜合、概括。
答:此文記敘了(描寫了、說明了)……,表現(xiàn)了(贊美了、揭示了)……
5、材料組織特點?
緊緊圍繞中心選取典型事件,剪裁得體,詳略得當。
6、劃分層次?
。1)按時間劃分(找表示時間的短語)
。2)按地點劃分(找表示地點的短語)
(3)按事情發(fā)展過程(找各個事件)
。4)總分總(掐頭去尾)
7、記敘線索及作用?
線索:(1)核心人物(2)核心事物(3)核心事件(4)時間(5)地點(6)作者的情感作用:是貫穿全文的脈絡,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,使文章條理清楚、層次清晰。
8、為文章擬標題。
找文章的線索或中心(1)核心人物(2)核心事物(3)核心事件(6)作者情感
9、填寫讀書卡片。
按各項要求上原文尋找,再填寫。注意原文的標題、作者、出版社等項(有時在括號內(nèi))。
10、記敘順序及作用?
(1)順敘(按事情發(fā)展先后順序)
作用:敘事有頭有尾,條理清晰,讀起來脈絡清楚、印象深刻。
。2)倒敘(先寫結果,再交待前面發(fā)生的事。)
作用:造成懸念、吸引讀者,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(diào),增強文章的生動性。
。3)插敘(敘事時中斷線索,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。)
作用:對情節(jié)起補充、襯托作用,豐富形象,突出中心。
(4)平敘(略)
11、語言特色?
結合語境和修辭方法從下列語句中選擇:形象生動、清新優(yōu)美、簡潔凝練、準確嚴密、精辟深刻、通俗易懂、音韻和諧、節(jié)奏感強。
注:必須結合具體語句分析。
12、寫作手法及作用?
。1)擬人手法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、思想、感情和動作,使物人格化,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。
(2)比喻手法形象生動、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、講解道理。
。3)夸張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,揭示本質,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。
。4)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義寄托在所描寫的事物上,表達了……的情感,增強了文章的表現(xiàn)力。
。5)對比手法通過比較,突出事物的特點,更好地表現(xiàn)文章的主題。
。6)襯托(側面烘托)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,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、性格、思想、感情等。
(7)諷刺手法運用比喻、夸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、批判和嘲笑,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,使語言辛辣幽默。
(8)欲揚先抑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,上下文形成對比,突出所寫的對象,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。
。9)前后照應(首尾呼應)
使情節(jié)完整、結構嚴謹、中心突出。
13、修辭方法及作用(1)比喻:形象生動、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、講解道理。
。2)擬人: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、思想、感情和動作,使物人格化,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。
(3)夸張:突出特征,揭示本質,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。
(4)排比:條理清晰,節(jié)奏鮮明,增強語勢,長于抒情。
。5)對偶:形式整齊,音韻和諧,互相映襯,互為補充。
(6)反復:強調(diào)某種意思,強烈抒情,富有感染力。
。7)設問:自問自答,引人注意,啟發(fā)思考。
。8)反問:態(tài)度鮮明,加強語氣,強烈抒情。
注:必須結合相關語句分析。
14、具體詞語的含義與作用?
方法:聯(lián)系詞語本義,解釋在文中的含義,找出其指代的具體內(nèi)容。
答:“××”一詞原指……,這里指……,起到了……的作用。
15、句子含義?
抓住關鍵詞,分析它的特點及含義,聯(lián)系上下文再解釋。
16、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?
。1)承接上文(2)開啟下文(引出下文)
(3)承上啟下(過渡)
。4)為后文作鋪墊
17、表達方式?
記敘、議論、抒情、描寫、說明
18、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?
引發(fā)讀者思考,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,突出中心,升華主題,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。
19、記敘文中抒情的作用?
抒發(fā)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,引發(fā)讀者的感情共鳴,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。
20、描寫的種類及作用?
種類:(1)肖像描寫(2)外貌描寫(3)神態(tài)描寫(4)動作描寫(5)語言(對話)描寫(7)心理描寫(8)景物描寫(9)場景描寫(10)環(huán)境描寫(11)細節(jié)描寫作用:塑造人物性格,推動情節(jié)發(fā)展,揭示文章主題。
21、散文特點?
形散而神不散。
22、散文種類?
(1)敘事散文(2)抒情散文
23、小說種類?
長篇小說、中篇小說、短篇小說、小小說
24、小說三要素?
人物、環(huán)境、情節(jié)
25、環(huán)境的種類及作用?
。1)自然環(huán)境交代故事發(fā)生的時間、地點及人物活動的空間,襯托人物的心情。
。2)社會環(huán)境交代事件發(fā)生的社會背景、時代特征,襯托人物性格,推動情節(jié)發(fā)展,揭示文章主題。
26、情節(jié)由哪幾部分構成?
(序幕)開端、發(fā)展、高潮、結局(尾聲)
27、續(xù)寫小說結尾。
按照小說故事情節(jié)發(fā)展的規(guī)律續(xù)寫,要簡潔含蓄,富有哲理,引人深思。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注作文網(wǎng)微信
ID:www_zuowen_com
關于我們 | 營銷合作 | 友情鏈接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服務協(xié)議 | 投稿須知 | 問題反饋 | 聯(lián)系我們
京ICP備09032638號-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:1101081950號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56762110 舉報郵箱:wzjubao@tal.com
作文網(wǎng)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05-2021 www.649897.com 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