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位同學寫了篇題為《元旦前夕》的作文,記敘她在元旦前夕收到好友曉暉的一張價值三元錢的賀年卡,自己準備回贈一張早已買好的但只值一元錢的明信片。當她在回家的路上把這打算告訴鄰居小燕時,受到小燕的奚落,說她“想用一元錢的明信片去換人家三元錢的賀年卡”,文章結尾寫道:
聽了小燕的話,我站在那兒愣住了。
良久,我才醒悟過來,胸前的圍巾上已濕了一大片。我一步步向家挪去,腳步是那么沉重,心中似乎壓了一塊石頭……
這樣寫,文章似乎收束早了些。如果賀年卡是小燕送的,那么這個結尾是適時而有內涵的,它可啟示人們去思考:同學間的友誼是不是靠金錢來維系和衡量的?可賀年卡是曉暉送的,她也和小燕同一觀點嗎?小作者告訴我說:“不!當我把明信片送給曉暉時,她挺高興的!蔽乙騽堇麑У卣f:“那你為什么不把這寫進去呢?寫了,小燕和曉暉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,說明并非每個人都是用金錢來衡量友誼的。這樣,文章的立意就高出原文一籌了!焙髞恚∽髡咴谠慕Y尾處加了這樣一段:
我悶悶不樂地吃過午飯,慢慢向學校走去。腦子里雜亂不堪,我走了好久,想了好久,終于想出一個主意——請同桌的小敏代我把明信片送給曉暉。
“小霞,太謝謝了,真漂亮!”曉暉揚著我送的明信片,走到我面前。她的真摯的微笑,使我激動得一時說不出話來。我緊緊地握住她的手,半晌,才叫出一聲:“曉暉,你真是我的好朋友!”
這個結尾處理得很細膩,也很有層次,既使文章的境界煥然一新,又給讀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。
文章不到“火候”不可提前結尾,但到了“火候”也不能硬拖,否則,便成了“蛇足”。有位同學寫《忘不了,那個晚上》,敘述自己因不尊重爺爺而被媽媽教育的經過,結尾寫道:
我的淚一下子又涌了出來,望著媽媽,我使勁點了點頭。夜,更加漆黑,我緊挨著媽媽,向家中走去……
是的,這個夜晚令人難忘,它使我明白了中國人民傳統(tǒng)的美德——尊敬和關心老人。
這個結尾的最后一句顯然是“蛇足”,它所揭示的主題在媽媽的教育中已經表達得很清楚,另外,文末“我的淚”“又涌了出來”,“我”使勁點頭,“我緊挨著媽媽”回家的敘述,也都含蓄地說明了“我”心靈已受到觸動,文章完全可以在“向家中走去”之后打住,不必再添一個“蛇足”。
這樣的毛病在學生的習作中屢見不鮮,不管是否必要,好像結尾不點一下題,不挑明一下中心,就不過癮。
結尾少了不行,多了不好,太露了更不好。茅盾先生曾告誡青年作家說:“不要把主題思想都擺出來,不要把所有的話都講完,要留一些讓讀者去想!边@話說得很有道理。
有位同學在一篇習作中借奶奶家的門檻由高到低的變化(糧食多了,往家里儲糧,因門檻太高不方便,削掉一截門檻;添置了摩托,因門檻太高,進出不方便,又削掉一截門檻……),反映農民生活由窮到富的變化。文章以小見大,構思不錯,但結尾卻直奔主題:
在回城的路上,我不禁浮想聯翩,奶奶一家生活的變化,當前農村的巨變,不就從這門檻變遷上反映出來了嗎?
前文那樣慘淡經營,結尾卻裸露無遺,失去了誘人回味深思的魅力。后來,小作者按老師的指點,另寫了一個頗為含蓄的結尾:
“在回城的路上,我不禁又想起奶奶家的門檻,不知有如奶奶家門檻的農家是否也把高門檻拆了。我想,會的,肯定會的!
這個結尾緊扣“門檻”,但又不限于奶奶一家的門檻,習作拓開了一個新天地,比原結尾好多了。后來,這篇《奶奶家的門檻》在省級作文大賽中獲了大獎。我想,若用原結尾,評委們也許不會如此垂青吧。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注作文網微信
ID:www_zuowen_com
關于我們 | 營銷合作 | 友情鏈接 | 網站地圖 | 服務協議 | 投稿須知 | 問題反饋 | 聯系我們
京ICP備09032638號-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:1101081950號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56762110 舉報郵箱:wzjubao@tal.com
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05-2021 www.649897.com 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