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夫子崇尚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”,鼓勵人們積極入世,是為“爭”;莊子則信奉“至人無己,神人無功,圣人無名”,鼓勵人們逍遙出世,是為“不爭”。儒道二家,孰是孰非?
愚以為,儒道二家的理念并非水火不容,因為他們“爭”與“不爭”的事物不同。儒者“爭”的是兼濟天下、回饋社會的機會,而道家“不爭”的是重權高位、厚祿虛名。因而,爭或不爭孰是孰非,要看它們后面所接的賓語。
先說為官之人的“爭”!扒屣L兩袖朝天去,免得閭里話短長!庇谥t“爭”的不是百姓的賦稅、骯臟的黑錢!懊u重泰山,利欲輕鴻毛”,他“爭”的是黎民的好口碑;用自己節(jié)衣縮食的俸祿賑濟災民,他“爭”的是蒼生的安寧和樂。都說官場如泥沼,且不說有多少人能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”,常在這河邊走,怎會不濕鞋呢?曾經相關部門給部分中國官員做了份問卷調查,當被問及敏感話題時,某中央領導人都不免慚愧地表示自己難以做到百分之百的坦誠。中國官場之污濁無需我多言,盡管反貪反腐的力度已有所加強,但相較于某些西方國家,仍舊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,仍舊迫切需要更強有力的手腕。新西蘭一位內閣部長因用公款買了兩瓶酒而被全民聲討,最終迫于輿論的壓力不得不引咎辭職。這條新聞讓不少國人感到難以置信,而令國人咋舌的原因便在于,我國官場爭利程度之大與懲辦力度之小的強烈反差。現(xiàn)今的官僚階層大多也崇尚“爭”,可他們爭的與于謙爭的著實相去甚遠。
再說為官之人的“不爭”!白砦讨獠辉诰疲诤跎剿g也!睔W陽修在謫遷之時選擇了“不爭”,他與百姓縱情于山水,任憑自由之心馳騁于祖國的大好河山;“左牽黃,右擎蒼,錦帽貂裘,千騎卷平岡!碧K軾同樣選擇了“不爭”,他“為報傾城隨太守”,而與百姓一同出獵密州。此二者皆選擇了遠離官場這個大染缸,遠離爭鋒相對、爭權奪利的朝廷,選擇了平心靜氣地擔任一方官員,體恤民情,與蒼生與自然融為一體。而與歐、蘇二人的無欲無求、與世無爭相比,當今官員的“不爭”則是令人“怒其不爭”。魯迅先生曾說:“哀悲所以哀其不幸,疾視所以怒其不爭。”這“不爭”有兩層含義,一是不敢反抗,二是不爭氣,F(xiàn)今在宦界沉浮的人,通性便在于對權貴誠惶誠恐。被整體的趨向所迫,他們只得趨炎附勢,不敢反抗。這讓我不由得想起了《紅樓夢》中的“護官符”。賈雨村原本想做個清廉公正的好官,卻為了能平步青云而不得不屈服于四大家族!安粻帤狻眲t體現(xiàn)在疏離民眾、能力薄弱上。感動中國人物沈浩是原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黨支部書記,體察民情、任勞任怨,最終積勞成疾于工作崗位上溘然長逝。沈浩樹立了一個“爭氣”的官員榜樣。可這又不得不說是中國官場的悲哀,原本為天地立心、為人民請命、為萬世開太平是父母官的責任,現(xiàn)在卻需要樹立榜樣來鞭策激勵官員,怎叫人不“哀其不幸,怒其不爭”呢?
無論是儒家“先天下之憂而憂”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,還是道家“與民同樂”的政治渺小藝術永恒,爭與不爭并不是矛盾的、對立的!盃帯庇衅涞,“不爭”亦有其道,只希望官員們能取之有道,“斯天下之民至焉”。
中小學寫作指導、寫作素材、優(yōu)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
盡在“作文網”微信公眾號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注作文網微信
ID:www_zuowen_com
關于我們 | 營銷合作 | 友情鏈接 | 網站地圖 | 服務協(xié)議 | 投稿須知 | 問題反饋 | 聯(lián)系我們
京ICP備09032638號-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:1101081950號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56762110 舉報郵箱:wzjubao@tal.com
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05-2021 www.649897.com 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