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多年前,黃河之畔,伯陽與仲尼同行論道。老子指著滾滾江水說道: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惡,故幾于道!崩献訉⑺瞥鐬樽匀恢凶蠲篮玫氖挛铮J(rèn)為善行的最高境界就是水德,水德是最接近于道的。
倘若撇開百家的學(xué)術(shù)之爭,用平和的眼光看待這番話,其中耐人尋味的哲學(xué)思想和人文道理恐怕也能受用終生!吧仙迫羲钡乃枷胍惨虼肆鞣及偈溃┙袢松钏。
水,厚德載物,化身形于萬象,融生命于大地,甘心身處萬萬人之下,毫無怨言,情愿獨(dú)留于最低洼和最潮濕的地方,故被稱為“百谷之王”。
古語有云:“海納百川!边@般寬廣的包容性,試問天地間誰能與之相提并論。同樣,善是寬厚的,不拘于小節(jié),是一種無私的博愛,如若僅僅局限方圓之內(nèi),又何談“上善”。
水,為生命之源,給予群芳以沁香,給予百草以靈氣,給予人類以智慧,卻向來無取于萬物,更與萬物不爭。但是“不爭”并不等同于“無爭”,有“不爭”就意味著有所“爭”。只不過水所爭取的并不是萬物的崇敬,而是萬物的和諧。行善,亦是如此。善是沒有功利性的,否則無異于偽善!笆┒髂麍(bào)”,只要為善行,就無需苛求他人永遠(yuǎn)銘刻五內(nèi),只求一份心安。
“水往低處流”并不是水自甘墮落,毫無尊嚴(yán)。低處雖污濁,卻更能深知萬物之苦;低處雖卑微,卻更能體會自然之理;低處雖曲折,卻更能領(lǐng)悟奉獻(xiàn)之德。如此行善,怎可不謂之“上善”。
水乃世間至柔之物,無形無影,能于縫隙中百轉(zhuǎn)千回,但天下也少有出其右者。因?yàn)槿蹩蓜購?qiáng),柔能克剛,故有“滴水石穿”之情景!吧仙啤蹦^于此,為善者行善,看似力量單薄,難成大事,實(shí)際上,“行善”的目的未必要“成善”,它最大的神奇在于巨大的感染力。倘若萬物萬象皆善,上善可成。
然而,縱然是水也難免會有翻騰千里,咆哮不止之時,甚至能夠席卷大地,吞沒一切。由此看來,一味的行善并不就是上善。善是有原則的,好心辦壞事也不是理由。如果對人性泯滅者行善,無異于為害世人;如果對窮兇極惡者行善,更等同于縱容黑暗。如此善行,不如不為。
并且,水可因時而變,在相應(yīng)的時間做出最合適的選擇。當(dāng)一切如常時,則為水;當(dāng)炎熱炙烤時,可為氣;當(dāng)酷寒侵襲時,能為冰。做善事也需把握時機(jī),何時可為善,何時為何善,皆在變化之中。
上善若水,又豈止如此;人生智慧,又豈能言盡。故語止于此。
中小學(xué)寫作指導(dǎo)、寫作素材、優(yōu)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
盡在“作文網(wǎng)”微信公眾號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(guān)注作文網(wǎng)微信
ID:www_zuowen_com
關(guān)于我們 | 營銷合作 | 友情鏈接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服務(wù)協(xié)議 | 投稿須知 | 問題反饋 | 聯(lián)系我們
京ICP備09032638號-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:1101081950號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(bào)電話:010-56762110 舉報(bào)郵箱:wzjubao@tal.com
作文網(wǎng)版權(quán)所有 Copyright © 2005-2021 www.649897.com 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