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這樣一些人并非找不到工作,而是主動放棄了就業(yè)的機會,賦閑家居不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,而且花銷往往不菲。這樣的一群人叫“啃老族”,也叫“傍老族”,他們的年齡都在23-30歲之間。據(jù)調(diào)查,這一現(xiàn)象在中國已相當普遍。
據(jù)中國媒體調(diào)查,目前“啃老族”主要有以下六類人:
一是大學畢業(yè)生,因就業(yè)挑剔而找不到滿意的工作,約占20﹪;
二是以工作太累太緊張、不適應為由,自動離崗離職的,他們覺得在家里很舒服。占10﹪左右;
三是“創(chuàng)業(yè)幻想型”青年,他們有強烈的創(chuàng)業(yè)愿望,卻沒有目標,缺乏真才實學,總是不成功,而又不愿“寄人籬下”當個打工者。占20﹪;
四是頻繁跳槽,最后找不到工作,靠父母養(yǎng)活著。占10﹪;
五是下崗的年輕人,他們習慣于用過去輕松的工作與如今緊張繁忙的工作相比,越比越不如意,干脆就離職,約占10﹪;
六是文化低、技能差,只能在中低端勞動力市場上找苦臟累工作,因怕苦怕累索性呆在家中,占30﹪。
要求全面理解材料,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、一個角度構思作文。自主確定立意,確定文體,確定標題;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,不要套作,不得抄襲。
相關資料整理
啃老族的來歷
又稱尼特族,尼特族是NEET在臺灣的譯音,NEET的全稱是(NotcurrentlyengagedinEmployment,EducationorTraining),最早使用于英國,之后漸漸的使用在其他國家;它是指一些不升學、不就業(yè)、不進修或參加就業(yè)輔導,終日無所事事的族群。在英國,尼特族指的是16~34歲年輕族群;在日本,則指的是15~34歲年輕族群。
啃老族的心態(tài)
高等教育的普及化,大學畢業(yè)人數(shù)逐漸增加,因為高學歷的心態(tài),使他們不愿意從事較低的薪資工作,感覺心理上不平衡,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現(xiàn)代部分被稱為草莓族的青年吃不了苦,太辛勞的工作不愿去從事,要求工作輕松錢又多,就呈現(xiàn)空等狀態(tài),沒工作也沒讀書。
啃老族的特性
可分為四類“追求夢想型、喪失自信型、自閉型和家庭溺愛型”。
追求夢想型:對于自己的現(xiàn)實工作有理想,非要達理想才能滿足自己所需,會有一直轉換工作的情形。喪失自信型:因一次的工作經(jīng)驗失敗,對往后就業(yè)會有挫折感,信心遭受打擊,不敢再面對就業(yè)。自閉型:從小與社會接觸環(huán)境自然隔閡造成。家庭溺愛型:從小受到家人的期待,認真讀書只為了滿足家人的期待,擁有高學歷卻不懂自己將來打算,遂成米蟲的心態(tài)。
啃老族的概況
“啃老族”也叫“吃老族”或“傍老族”。他們并非找不到工作,而是主動放棄了就業(yè)的機會,賦閑在家,不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,而且花銷往往不菲!翱欣献濉蹦挲g都在23-30歲之間,并有謀生能力,卻仍未“斷奶”,得靠父母供養(yǎng)的年輕人。社會學家稱之為“新失業(yè)群體”。
啃老族的生活狀態(tài)
曾有一謎語形象生動地刻畫出這幫“啃老族”的生活狀態(tài),說的是“一直無業(yè),二老啃光,三餐飽食,四肢無力,五官端正,六親不認,七分任性,八方逍遙,九(久)坐不動,十分無用”,而謎底就是“啃老族”。
啃老族的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
據(jù)有關專家統(tǒng)計,在城市里,有30﹪的年輕人靠“啃老”過活,65﹪的家庭存在“啃老”問題!翱欣献濉焙芸赡艹蔀橛绊懳磥砑彝ド畹摹暗谝粴⑹帧薄
啃老族的原因及事例
原因:現(xiàn)在的啃老族的誕生多半是因為兒時父母過于溺愛的行為而導致的。大多數(shù)啃老族們因為從小依賴父母習慣了,失去了在生活中和社會上獨立自理的能力,而且也養(yǎng)成了懶惰和只接受別人的勞動果實的習慣,因而長大了還只會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。
中學生寫作指導、寫作素材、優(yōu)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
盡在“作文網(wǎng)”微信公眾號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注作文網(wǎng)微信
ID:www_zuowen_com
關于我們 | 營銷合作 | 友情鏈接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服務協(xié)議 | 投稿須知 | 問題反饋 | 聯(lián)系我們
京ICP備09032638號-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:1101081950號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56762110 舉報郵箱:wzjubao@tal.com
作文網(wǎng)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05-2021 www.649897.com 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