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到春節(jié),就會看到各地都有很多的活動。而且這些活動中都少不了有舞龍這一項。舞龍已經(jīng)是春節(jié)中必不可少的一項了。很多人喜歡看,但卻都不知道它的由來是什么。作為一個喜愛舞龍的人,是不是應該了解它的由來呢?一起來看看吧!
燈節(jié)中的花燈種類繁多,諸如花卉、蟲鳥、百獸,應有盡有,唯其中最特出而又巨大的,則數(shù)“龍燈”。
今俗新年有“鬧龍燈”之戲。鬧龍燈就是“掉龍燈”,因龍燈長巨且重,鑼鼓聲中昂首擺尾,蜿蜒游走,非數(shù)十多壯漢,舉竿來回奔走,不足以操御!暗簟笔菗u擺,作動詞解,也就是“舞龍”。
舞龍的“龍”,通常都安置在當?shù)氐凝埻鯊R中,舞龍之日,以旌旗、鑼鼓、號角為前導,將龍身從廟中請出來,接上龍頭龍尾,舉行點睛儀式。龍身用竹扎成圓龍狀,節(jié)節(jié)相連,外面覆罩畫有龍鱗的巨幅紅布,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,首尾相距約莫有十數(shù)來丈長。龍前由一人持竿領前,竿頂豎一巨球,作為引導。舞時,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搖擺,龍首作搶球狀,引起龍身游走飛動。
舞龍是個大節(jié)日,舞到任何一處都會受到招待。舞龍的隊伍有時一天可以吃五六次酒宴,這叫“龍換酒”。
等到舞龍完畢,就將首尾燒掉,龍身送回廟內(nèi),明年再用。
燈節(jié)雖始于漢初,盛于唐宋,但“舞龍”的習俗,相信是承繼殷周“祭天”的遺風。
龍在歷史文籍的記載中出現(xiàn)的時間極早,而且“舞龍”包含“風調(diào)雨順國泰民安”,原有“祈年”的意思。
古人民智不開,大概由于龍在神話中是海洋的主宰,威力無窮,而海洋主水,龍也就很自然的做了農(nóng)作物的司雨神。民以食為天,谷物是維——帝舜、契和后稷。如此,龍被古人奉為“吉物”出現(xiàn)在慶典祭祀中,自然也不足為奇了。
中學生寫作指導、寫作素材、優(yōu)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
盡在“作文網(wǎng)”微信公眾號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注作文網(wǎng)微信
ID:www_zuowen_com
關于我們 | 營銷合作 | 友情鏈接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服務協(xié)議 | 投稿須知 | 問題反饋 | 聯(lián)系我們
京ICP備09032638號-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:1101081950號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56762110 舉報郵箱:wzjubao@tal.com
作文網(wǎng)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05-2021 www.649897.com . All Rights Reserved